选月嫂时,许多家庭会关注经验、技能等显性条件,但以下4个细节往往被忽略,却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体验:
· 容易被忽略的原因:过度关注“专业性”,忽略情绪价值。
· 关键点:
观察月嫂是否耐心倾听需求,能否用通俗语言解释护理方法(避免专业术语堆砌)。
了解她应对突发状况的情绪稳定性(如宝宝哭闹时是否急躁)。
试探她对家庭成员建议的接受度(是否固执己见或灵活调整)。
· 容易被忽略的原因:认为“体检报告”足够,忽略长期隐患。
· 关键点:
要求提供半年内的传染病筛查报告(乙肝、幽门螺旋杆菌等)。
询问是否有慢性病(如腰椎病可能影响抱娃)。
观察个人卫生习惯(如护理前是否洗手、衣物是否整洁)。
· 容易被忽略的原因:面试时多聊白天工作,忽略最耗体力的夜间。
· 关键点:
询问她如何安排夜间休息(是否分段睡眠?能否连续工作5-6小时?)。
要求描述完整夜间流程(喂奶、换尿布、哄睡顺序是否合理)。
确认是否协助产妇夜间吸奶或处理涨奶问题。
· 容易被忽略的原因:口头约定多,书面条款模糊。
· 关键点:
明确服务时长(如“24小时”是否包含休息时间?超时如何计费?)。
约定节假日安排(是否双倍工资?能否调休?)。
规定解约条件(如月嫂生病或家庭突发情况如何处理)。
· 试工观察:提前让月嫂到医院或家里试工半天,观察实际表现。
· 追问细节:例如“如果宝宝黄疸反复,你会建议我们怎么做?”
· 参考评价:优先联系她服务过的产妇,而非仅看机构评分。
月嫂的核心价值不仅是“做事”,更是“共情”。找到技能与性格双匹配的人,才能让产后恢复更舒心。